海城區:完成全國農村集體產權改革試點工作
近日,記者從北海市海城區政府了解到,該區已完成全國第四批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全部任務。該區2019年村集體經濟資產總額逾2.78億元,各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超過5萬元,赤西、高農、沙腳等村(涉農社區)集體經濟收入超20萬元,順利通過北海市級驗收。
2019年5月8日,中央農辦、農業農村部批復同意北海市海城區等19個縣(市、區)為全國第四批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單位。海城區為整縣推進試點,是北海市唯一參加改革試點單位。
海城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共涉及10個行政村、8個涉農社區、163個村組等181個單位。截至2020年9月,完成清產核資單位181個,完成占比100%。2019年村集體經濟資產總額逾2.78億元,其中經營性資產總額7808.8萬元、非經營性資產逾2億元;集體土地總面積2.7萬畝。18個村(涉農社區)已全部完成成員身份確認工作,完成資產量化和股權設置,完成占比100%。所有村(涉農社區)已全部成立了村股份經濟合作社,并已全部完成登記賦碼工作,其中10個行政村已完成村民合作社換證賦碼工作,同時完成了合作社資產移交。
自改革試點推進以來,海城區把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、促進“三農”優先發展的重要舉措,堅持高位推動,形成合力,發展集體經濟。通過改革,該區讓農村集體經濟由“輸血”模式向“造血”模式轉變,讓改革落地見效、紅利人人可享。